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

淺談「早期療育」及「早產兒追蹤」對於發展遲緩高危險群之早產兒的重要性

4468    
TAGS

淺談「早期療育」及「早產兒追蹤」對於發展遲緩高危險群之早產兒的重要性

撰文 馬偕紀念醫院 台東分院 新生兒科主治醫師 林佳瑩

最近二十來,由於新生兒科學醫療與照顧上的進步,使得新生兒、尤其是早產兒,存活率大幅度地提升。然而,隨著存活率的改善,孩子們長期的神經學發展,包括智力、認知、動作發展、行為表現,以至於到學齡後、在學校的課業表現,目前成為已最受家長們及兒科醫師們重視的課題。以早產兒為例,到孩童期神經發展可能的異常包括:有15%可能有腦性麻痺,50%可能有認知或動作發展落後、行為問題等。(Jane Orton et al, 2009)這些神經感覺動作發展異常起初的臨床表現往往並不是很明顯,有的要到學齡期才開始表現得非常顯著的落後。注意力不足或者過動是臨床上相當常見的問題,而輕度的動作發展遲緩 (常被歸類為感覺統合異常)則在早產兒較為常見。長期追蹤的結果顯示,低出生體重早產兒(出生體重小於兩千公克)、尤其是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(出生體重小於一千五百公克)較有可能產生學習障礙。因此,近年來世界各國針對早產兒發展的大規模研究均顯示,「早期療育」對於低體重早產兒學齡期的神經發展表現有不容忽視的重要性。

「早期療育」的範疇包括生理的、醫學的、以及環境上的早療計劃的相互配合。有的是針對兒童本身、而更多的早療介入更著重於家長及孩童共同參與早療課程。文獻顯示,開始進行「早期療育」的「時間點」對於未來的預後有極重要的影響。早產兒出院後到三歲以前的幼兒期是一個黃金關鍵期;在這段時間內如能經由積極篩檢、早期發現神經動作發展遲緩的高危險群,及早介入語言治療、職能治療、物理治療、感覺統合等復健早療課程,則在日後追蹤可看出顯著較高的感覺及動作發展分數、並且有較好的神經學發展表現(Koldewijn et al, 2009)。此外,研究更進一步顯示,三歲到五歲神經動作發展遲緩的高危險群孩童經過積極的早療之後,孩童於學齡期會有顯著較高的智商分數表現。然而,研究也指出,遲至5歲到13歲才開始接受復健的發展遲緩兒,日後追蹤未必能有較高的智商分數成果。等到青春期之後(13歲到18歲)才接受各種語言治療、職能治療、物理治療、感覺統合等復健的青少年,這些療育課程對於他/她日後的認知發展幫助將會變得非常的有限。由此可知,談到早產兒的「早期」療育----「時間」才是最重要的關鍵點!

1995年8月起,「早產兒基金會」開始推廣全國「極低體重早產兒出院後的追蹤檢查工作」,追蹤門診成員包括一名專職之新生兒科醫師、復健科醫師、心理師、小兒神經科醫師、眼科醫師、耳鼻喉科醫師、語言治療師、職能治療師、物理治療師、社工師和營養師。追蹤評估時間為矯正年齡6個月、12個月、24個月及五歲。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(出生體重小於或等於一千五百公克)為學齡期發生心理、學習、及行為問題的高危險群,因此,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應定期回門診進行視力、聽力、生長及心智動作發展評估,以期達到及早發現問題、早期轉介、早期治療之效。